海外网深一度:北京冬奥会将成为“疫情隧道中的一束光”
- 2022-10-04 15:43:00
- bradley 原创
- 144
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全球蔓延,气候危机愈演愈烈,世界经济萎靡不振,在这一背景下,世界迫切需要找到“更团结”的契机。“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就是这样一个契机。随着冬奥会脚步渐近,国际社会的关注日益高涨。美国印中美研究所国际商务研究主任丹·斯坦博克在美国财经新闻媒体The Street撰文称,2022年2月4日,世界的目光将聚焦北京。北京冬奥会将成为“疫情隧道中的一束光”。
英国广播公司12月7日刊文称,当被问及北京冬奥会是否会因为疫情而推迟时,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小萨马兰奇表示,北京对各种情况进行了各种演练,他们已经为各种突发情况做好了准备。英国《独立报》11月10日也曾引用小萨马兰奇的观点称,即使当前需要面对疫情挑战,中国的组织者也将提供非凡的比赛。德国之声12月14日引用国际奥委会委员迪克·庞德的话称,中国是一个非常优秀且有组织的国家,也是一个能够组织和举办一届优秀奥运会的东道国。
随着奥米克戎病毒变种在全球蔓延,全球性挑战不断,世界期待北京冬奥会能够凝聚全球携手应对挑战的共识。津巴布韦新闻部长莫妮卡·穆茨万古瓦11日表示,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对广大运动员、观众等都非常重要,冬奥会将为运动员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也会让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屏幕欣赏到好看的比赛。印度党全国委员会成员、全印学生联合会全国总马赫萨里表示,北京冬奥会的最大意义在于向全世界传递出积极信号——尽管我们面临着这样一场世纪疫情,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依然能走到一起,去举办这样一场盛会,这足以证明人类是可以应对疫情影响的。
世界将从北京冬奥会看到的不仅有“团结”,还有“绿色”。绿色,是外界关注北京冬奥会的一大关键词。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和低碳标准,将使北京冬奥会成为有史以来最绿色的奥运会。
英国广播公司(BBC)注意到,北京冬奥会将充分利用夏季奥运会场馆。2008年举行游泳等项目的“水立方”经过翻新后已经变身为“冰立方”;鸟巢体育场将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再次亮相;曾经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举办艺术体操等项目的五棵松体育中心将为冬奥会的冰壶比赛做好准备;在2008年奥运会见证了排球比赛的首都体育馆将在2022年见证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精彩呈现……“从夏季到冬季,北京在交换赛季”。
北京冬奥会的低碳能源和低碳交通也让世界瞩目。路透社12月6日的文章关注到,冬奥会为北京和张家口的场馆提供了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氢气等清洁能源,此外张家口将在冬奥会期间在赛区投入655辆氢燃料公交车。英国《独立报》11月10日的文章称,“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项碳中和赛事”。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在接受中国媒体时表示,北京借冬奥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前沿绿色科技,在宣传环保发展理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启迪了未来奥运赛事主办国,是绿色办奥的先行者。
绿色冬奥会,是中国绿色发展的注脚。《金融时报》2020年6月刊文称,“中国一直为推动冬奥会在环境上的可持续性而努力。”文章称,中国在绿色金融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过去十年,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文章援引英国绿色金融研究所所长罗杰·吉福德的话说,中国可持续的能源和交通项目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准备了绿色资产。
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同样是外媒观察北京冬奥会的焦点,外媒普遍关注到,冰雪运动正在中国成为“热运动”。
当2015年北京获得2022冬奥会举办权时,中国在109个小项中约有1/3的项目从来没有开展过;在平昌冬奥会上,中国队的参赛项目约占项目数量总数的一半。但是目前中国有29支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480名运动员正在全力冲刺备战北京冬奥会,中国将力争实现全项目参赛的目标,这将是一个历史性的突破。意大利奥委会主席马拉戈表示,举办冬奥会有助于让更多的中国民众熟悉、喜欢和参与花样滑冰、高山滑雪、冬季两项等冰雪运动项目,必将促进中国冬季体育运动事业蓬勃发展,这也是中国举办冬奥会最根本、最朴素的目标。
如今,冰场雪场在中国各地蓬勃发展,“三亿人上冰雪”已从愿景逐步走向现实。美国印中美研究所国际商务研究主任丹·斯坦博克11月4日在美国财经新闻媒体The Street撰文称,近年来,中国通过推动全民健身、全国冰雪场地设施建设等促进了中国冬季项目的发展,“中国冰雪产业在崛起”。美联社6月23日报道称,自2016年来,在中国有超过两亿人“从事冰雪活动”。小萨马兰奇在一次线上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表示欢迎,他认为这意味着中国正在接近“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根据欧盟中小企业中心2018年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滑雪产业到2022年的市场规模预计为39.7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480%以上。在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冰雪产业从2015年的2700亿元迅速增至2019年的4200多亿元。到2025年,预计中国冰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占比接近五分之一。(文/老度)
为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精神,鼓励航天科技和科普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航天科技爱好者参与航天科普创作,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实践,中国宇航学会现举办“我的太空梦”首届航天科普短视频创作大赛。
9月28日,以“新征程”为主题的第七届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暨北京第十八届老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京启动,全国老科技工作者线上线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烧、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避免空腹接种;向门诊医生索要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并如实填写知情同意书;接种完毕,需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
黑土地被誉为我国“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黑土地则被誉为我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但“黑土粮仓”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变薄”“变瘦”“变硬”最为突出。“把黑土地用好养好”,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9月29日,全国妇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妇联工作成果。据了解,党的以来,我国妇女事业正迈入妇女受益受惠更多、发展环境更为优化、发展水平跨越提升的黄金发展期。
“在科研中,党员要做科技攻关的领头雁,勇挑重担,勇攀科技高峰!”作为国际无机合成、纳米科学及固态化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于吉红一直坚定不移地践行着科研人的初心和使命,深研科技前沿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修订后的环境保,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目的+环境保护国家战略+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平衡观+保护优先基本原则+若干制度+违法责任”的全新立法思路,“牵头”宣示并贯彻了生态文明理念。
2022年度邵逸夫奖颁奖典礼29日以网上直播形式举行。6位科学家分获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3个奖项,每项奖金为120万美元。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指出,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推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消费,努力形成全民崇尚节约的浓厚氛围。
30年来,中国航天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使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基本建成,卫星通信广播服务能力稳步增强,探月工程“三步走”收官,“天问一号”实现从地月系到行星际探测的跨越,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即将完成……这一系列的成就足以称得上举世瞩目。
中国农科院以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为己任,聚焦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应对国家重大需求、投身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就。
党的以来,医疗机构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能力建设作为深化医疗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得到显著改善。
该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完成,相关成果形成4篇学术文章,2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同期在线发表。“可以预见,‘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未来还将继续为解开有颌类起源的重重谜团做出持续贡献。
“元宇宙”爆火后,“数字人”也随之进入公众视野。上个月,网龙网络公司宣布由数字人高管“唐钰”出任轮值CEO,以此全面推行“AI+管理”战略,在业界引发不小的轰动。
作为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我还担任省科协防汛减灾科技志愿服务种植产业专家兼联络人,指导中牟、新乡、柘城等地开展灾后恢复生产。
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国科技事业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推进移风易俗是对农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切实回应。乡风民俗反映了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更是窥看地方发展、社情民情、时代风貌的窗口。
其中,Angiopep-2多肽可以特异靶向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RP-1),而LRP-1在脑胶质瘤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均具有高表达水平。团队研究发现,双重靶向功能化外泌体能够提高药物治疗原位脑胶质瘤效率,显著抑制脑胶质瘤的生长,可有效延长小鼠的生存期。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备食品安全员。
联系人: | 互博国际官网 |
---|---|
电话: | 400-004-5136 |
地址: | 天津市蓟州区兴华大街19号东南50米 |